3 min read

华盛顿特区联邦执法行动:犯罪率下降下的过度干预与社会恐慌

华盛顿特区联邦执法行动:犯罪率下降下的过度干预与社会恐慌

自8月11日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导的华盛顿特区警务部门接管行动已持续30天。此次行动以遏制首都暴力犯罪为由,实际却引发了对移民的无差别拘留、种族貌相的抬头以及大量针对低级别犯罪的逮捕。

尽管官方声称旨在打击“暴力团伙和亡命之徒”,但数据显示,华盛顿特区的暴力犯罪率处于30年来的最低点,远低于许多“红色州”城市。此次行动的主要影响人群并非暴力犯罪的实施者,而是移民和被指控轻微犯罪的个人。专家指出,执法部门通过种族貌相等手段,在城市中制造了恐惧和对执法机构的不信任感。

此次联邦执法行动动员了包括ICE、FBI、DEA在内的多个机构,并部署了国民警卫队。然而,国民警卫队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巡逻旅游景点和火车站,甚至被指示进行“美化”任务。根据白宫官员数据,行动期间共逮捕2120人,其中仅20名是已知帮派成员,并收缴214支枪支。尽管暴力犯罪在此期间有所下降,但居民普遍认为过度和侵扰性的执法措施与其带来的安全效益不成正比。

此次行动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根据《主权法案》,总统仅能无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接管警务部门30天。然而,华盛顿市长已指示当地警方最大限度配合联邦执法,国民警卫队可能将驻留至年底。此举在以民主党为主的华盛顿特区引发了广泛的反对,数千名居民进行抗议,认为这是对城市的“占领”。

法律专家和民权组织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执法策略,如无理由拦截、搜身和追车,不仅可能违反宪法,更可能加剧种族歧视。实际案例显示,联邦特工在处理大麻使用、公开饮酒等低级别违法行为时,其行动强度和频率远超当地警方常规。法官也对某些案件的证据收集和拘留请求提出质疑,并点名批评了种族貌相现象。

此次行动尤其针对移民群体,通过在移民聚居区设置检查点、搜查餐馆、教堂和学校等场所,以逮捕无证移民。许多移民因此不敢外出、上班或送子女上学,导致城市弥漫着普遍的恐惧氛围。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类似措施推广至其他城市,预示着此类执法模式或将常态化,给城市社会结构带来持续的不稳定因素。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