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狼基因“幽灵”重现,为濒危物种注入新生机

一项突破性研究在郊狼种群中发现了先前认为已随红狼灭绝的基因片段,这些被称为“幽灵”等位基因的遗传物质,为保护极度濒危的红狼物种提供了关键希望。红狼曾广泛分布于美国东部,但因栖息地丧失和猎杀,至1972年仅余极少数个体,并通过人工繁育计划得以延续。
然而,数量的急剧减少导致了严重的遗传瓶颈效应,使得近亲繁殖成为普遍现象,遗传多样性严重匮乏。密歇根理工大学的Kristin Brzeski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路易斯安那和德克萨斯州的郊狼群体中,意外发现了大量保留有红狼基因的个体,其中一些个体甚至高达60%的基因来源于红狼。
这些“幽灵”基因的存在,为红狼的野化放归计划提供了新的策略。通过与携带这些基因的郊狼进行杂交繁育,有望为红狼种群注入急需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增强其适应能力和生存潜力。这一发现标志着一项重要的科学进展,为濒危物种的基因保护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未来研究将聚焦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幽灵”基因,优化红狼的野化放归过程。尽管可能面临社会争议,但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有责任修复因自身行为造成的物种生存危机,这项基因重塑的尝试正是负责任的生态修复实践。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