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合成生物学突破:气泡囊泡技术赋能细胞靶向治疗

合成生物学突破:气泡囊泡技术赋能细胞靶向治疗

加州理工学院的Mikhail Shapiro教授及其团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超声波控制的细胞靶向治疗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基因工程在细菌内部制造微小的气泡囊泡(gas vesicles),这些囊泡源于自然界中微生物用于漂浮的结构。

研究人员通过对气泡囊泡进行基因编码,使其能够与超声波相互作用。当特定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目标区域时,气泡囊泡会发生机械破裂,释放内部气体,并产生局部冲击波,从而破坏周围的癌细胞。此前的研究已证明,气泡囊泡可作为成像工具,而此次突破在于将其转化为治疗载体。

该技术解决了传统细胞疗法中细胞空间定位不精确的难题。通过将工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发现其能选择性地在肿瘤环境中富集,因为肿瘤的免疫抑制特性使其成为细菌的避难所。研究人员随后利用超声波精确激活肿瘤内的气泡囊泡,实现了对癌细胞的定向“轰炸”。

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接受细菌和超声波联合治疗的小鼠,其生存期较仅接受药物治疗的小鼠延长了一倍。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气泡囊泡作为治疗和成像双重工具的潜力,也为未来开发更精准的药物递送系统和靶向疗法奠定了基础。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