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中的“跟随效应”:个体音准易受伴侣影响,独立演唱更保真

英国研究人员近期一项针对八对业余女歌手的实验揭示了合唱中的“跟随效应”。研究人员让歌手们无伴奏演唱熟悉的旋律,并设置了四种不同的听觉条件:完全隔离、单向收听、反向单向收听以及双方互听。通过软件分析录音中的音高信息,研究者发现,当歌手们独立演唱时,其音准与乐谱的契合度最高。
然而,在与他人合唱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当一位歌手的音调偏离时,另一位歌手往往会跟随调整,即便这种调整并非朝着乐谱的正确方向。这种相互适应的行为虽然可能导致合唱整体听起来更和谐,但牺牲了个体对乐谱音准的忠实度。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声学学会杂志》。
这一发现印证了合唱实践中的一个普遍做法:将音准较弱的歌手安排在音准较强的歌手旁边,以便其跟随学习。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在卡拉OK等场合与跑调的朋友合唱时,研究作者建议,应更加关注自我声音的调整,而非过度依赖他人,以保持个人音准的准确性。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