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生物反应人类噪音:生态系统稳态面临潜在威胁

一项由南安普顿大学马丁·索兰领导的研究,首次揭示了人类噪音污染对海底生物行为的影响。
研究团队针对蛤蜊、蛇尾类和龙虾等代表性底栖生物进行了实验,模拟了船舶引擎的嗡嗡声和水下建筑的噪音。结果显示,尽管蛇尾类对噪音表现出免疫力,但蛤蜊在暴露于噪音时会关闭阀门并停止活动,龙虾则停止挖掘并蜷缩起来。
这些底栖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搅动海底沉积物并释放营养物质,是维持整个海洋食物网的基础。索兰指出,由于这些生物对声音的脆弱性长期被忽视,其行为改变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如营养循环,带来潜在的风险。
该研究强调,虽然实验持续了七天,尚不确定生物是否会适应噪音,但声音在水下的远距离传播特性意味着,即使是轻微的行为改变,也可能影响大范围的底栖种群。若这些改变影响了维持生态过程的行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本方面可能会发生我们尚未认识到的变化。
为应对此挑战,研究人员建议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噪音污染如何渗透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对海底环境的影响。后续研究可能需要探索减缓噪音暴露的方法,例如通过吸收或偏转水下声音。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