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蝠幼崽模仿“群体方言”,揭示社会性学习在声音演化中的关键作用

特拉维夫大学约西·约瓦尔(Yossi Yovall)及其团队近期一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的研究,揭示了埃及果蝠幼崽具备模仿并形成特定“群体方言”的能力。研究人员将15只怀孕的果蝠分为三组,在幼崽出生后的一年内,分别向它们播放不同频率偏好的果蝠叫声。结果显示,与仅接触母亲正常叫声的对照组不同,接收特定频率声音的实验组幼崽,其发声频率发生了显著改变,形成了独特的“方言”。
此项研究表明,果蝠的声音特质并非完全受遗传决定,而是受到成长环境中同伴声音的影响,即“群体声音学习”。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认知,即认为声音模仿主要发生在亲子之间,如鸟类模仿其父亲。果蝠在拥有数百甚至数千个体的群体中生活,这种从“群体”而非单一“导师”处学习声音的模式,对于理解群居动物的沟通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预示,这种“群体声音学习”现象可能普遍存在于其他高度社会化的群居动物中,为探索动物行为、沟通演化及文化传播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不仅加深了对果蝠复杂交流系统的认识,也为理解社会性学习在塑造物种特征中的作用提供了关键证据。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