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光污染延长鸟类活动周期,城市鸟类行为模式悄然改变

城市鸟类因光污染而显著延长活动时间,平均每日歌唱时间增加50分钟,部分物种的醒来和入睡时间均推迟近一小时。此发现基于对260万次鸟类发声记录和180万次鸣唱停止记录的分析,这些数据与全球光污染卫星图像测量结果相结合,揭示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行为的深刻影响。研究特别指出,眼部相对体型较大的鸟类对人工照明的反应最为剧烈,如美洲知更鸟、北方反舌鸟和欧洲金翅雀的活动日延长幅度尤为明显,而麻雀等眼小的物种反应则较弱。

此现象对鸟类行为模式的干扰已引起研究人员关注。虽然鸟类可能演化出应对睡眠不足的机制,且人工照明在某些情况下或能增加觅食和繁殖时间、提高雏鸟存活率,但其长期影响仍待深入探究。光污染作为一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影响地球23%的表面积,并对包括昆虫和蝙蝠、海龟在内的多种生物产生负面效应,预示着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性风险。

Light pollution causes urban birds to stay awake longer each day, study finds
Researchers ‘shocked’ to discover some species settling down for sleep 50 minutes later than rural counterparts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