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古人类活动塑造狐狸食性:3万年前人类成为关键食物来源

古人类活动塑造狐狸食性:3万年前人类成为关键食物来源

一项对德国西南部出土的70具狐狸化石进行的分析,揭示了狐狸食性在过去3万多年间的演变。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狐狸骨骼中的碳和氮同位素,发现约4.2万年前,即尼安德特人时期,当地狐狸的饮食结构与狼、熊等大型食肉动物相似,表明它们主要以大型捕食者的猎物残骸为生。

然而,到了约3万年前,随着智人(Homo sapiens)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狐狸的食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化石证据表明,此时狐狸的食物来源已转变为人类猎杀的马和驯鹿,即人类活动产生的“餐桌残羹”。

这一转变表明,智人的迁徙和定居模式,以及他们对大型猎物的捕食行为,为狐狸提供了一个稳定且丰富的食物来源。与尼安德特人相比,智人更持久的活动和对环境的改变,使得狐狸能够适应并依赖这种新的觅食策略,从而改变了其生态位。

这项研究强调,通过分析机会性食腐动物(如狐狸)的食性变化,可以有效追踪和理解早期人类活动对史前生态系统造成的长期影响。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