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古老群居行为:恐龙早期社会结构揭示统治地球的关键

古老群居行为:恐龙早期社会结构揭示统治地球的关键

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的距今约1.93亿年的化石遗迹,为研究恐龙早期社会行为提供了关键证据。一个包含近200个个体、涵盖不同生命阶段(从蛋、幼崽到成体)的“禽龙”(Mussaurus patagonicus)化石群,清晰地展示了恐龙在侏罗纪早期已具备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群体生活模式。

地质年代学家的测年数据显示,该化石群的年代可追溯至1.93亿年前,这表明恐龙的社会化行为远早于此前认知,甚至可能在恐龙演化早期就已成为其成功的关键驱动力。这种群居模式,通过化石的年龄分层分布得以体现,暗示了群体内部可能存在协作,例如共同抚育幼年个体。

研究推测,这种早期形成的群体生活方式,特别是年龄分层的社会结构,可能为恐龙提供了生存优势,使其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并最终在数千万年的时间里主宰地球生态系统。其社会组织形式已初步显现出类似现代哺乳动物或鸟类的协同特征,而非早期推测的更原始的爬行动物模式。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