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策略:以媒介而非病原体为目标,革新利什曼病疫苗研发

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研究,为利什曼病疫苗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由Fabiano Oliveira团队主导,其核心创新在于将疫苗研发的焦点从致病寄生虫转移至传播疾病的媒介——沙蝇。
利什曼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通过沙蝇叮咬传播的疾病,常导致皮肤溃疡、发热及内脏损伤,目前全球约有1200万人受其影响。传统疫苗研发通常针对病原体本身,但此项研究另辟蹊径,利用沙蝇唾液中的特定蛋白质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通过让非人灵长类动物反复接触未感染的沙蝇,观察到其在后续接触寄生虫时表现出部分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沙蝇唾液中的一种特定蛋白质是引发免疫反应的关键。基于该蛋白质开发的候选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积极效果,多数接种动物的溃疡面积减小且免疫反应增强。
该疫苗策略的价值在于,沙蝇唾液蛋白可利用大肠杆菌(E. coli)高效生产和纯化,为大规模生产和未来人体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这一方法有望为其他媒介传播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实现对疾病传播链的有效干预。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