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新冠:大脑成为核心病灶,神经系统紊乱是关键

近期一项深度研究表明,困扰全球数百万人的长新冠(Long COVID)可能并非单纯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灶核心已指向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病毒颗粒或遗传物质可能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并在患者体内长时间(长达230天)存在,引发神经炎症。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在清除病毒时,可能误伤邻近的脑细胞和血管,导致包括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心悸在内的广泛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Dysautonomia)是理解长新冠症状的关键。该病症导致大脑对心率、血压、平衡等身体基本功能的自动调节失控,例如站立时心率骤增,从而引发极度疲劳和身体不适。患者常描述行动迟缓、失去平衡感,这些都与大脑信号传递受阻有关。
针对长新冠的治疗正朝着神经系统方向探索。β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等药物被用于缓解症状。此外,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初步数据显示其可能降低长新冠的发生风险。疫苗接种也被认为能有效降低长新冠风险。
长新冠患者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生理上的,还包括社会的不理解。但随着科学界对大脑病灶的深入认识,以及患者自救组织(如Strong Haulers)利用可穿戴设备数据辅助治疗,长新冠的诊断和治疗正逐步走向科学化和个体化。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