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草原田鼠研究揭示性别在维持长期伴侣关系中的差异化投入

草原田鼠研究揭示性别在维持长期伴侣关系中的差异化投入

行为神经科学家Annaliese Beery及其团队对草原田鼠的终生伴侣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究其维持长期关系中的性别投入差异。研究设计了三阶段实验,首先训练田鼠操作杠杆以开启门,随后关联杠杆操作与获得奖励(舒适环境)或规避惩罚(水池)。

在关键的第三阶段,训练过的田鼠被引入熟悉的伴侣和新的潜在伴侣。实验结果显示,在选择是否开启通往伴侣的门时,雌性田鼠表现出一致性,始终更努力地争取与熟悉雄性建立联系。这表明雌性在维持社会关系中投入了更高的稳定性和努力。

相比之下,雄性田鼠的行为模式呈现出多样性。部分雄性表现出与雌性相似的行为,优先选择熟悉伴侣;另一些雄性则持续偏好与未曾谋面的雌性互动;还有部分雄性行为介于两者之间,表现出日间差异。这种行为上的不确定性,即使在去除了外部环境压力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揭示了雄性在社会动机和配偶忠诚度方面的复杂性。

该研究发表于《Genes, Brain and Behavior》期刊,通过实验控制排除了野外研究中的干扰因素,更清晰地揭示了草原田鼠在社会动机上的性别差异。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动物单配偶行为的理解,也为解析人类关系选择过程中的社会动机提供了参考。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