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Bouba/Kiki效应”跨越语言界限,揭示语言起源新线索

“Bouba/Kiki效应”跨越语言界限,揭示语言起源新线索

一项由伯明翰大学的Marcus Perlman及Leibniz-Center General Linguistics的Aleksandra Ćwiek等人进行的研究,深入探讨了语言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聚焦于“Bouba/Kiki效应”,即特定发音(如“Bouba”)与特定形状(如圆形)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这种关联是否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

该研究招募了来自25种不同语言背景的参与者,通过聆听虚构词“Bouba”和“Kiki”的声音,并将其与圆形和尖锐形两种形状进行匹配。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者,无论其母语如何,都倾向于将“Bouba”与圆形关联,将“Kiki”与尖锐形关联。

这一发现有力地挑战了语言学家曾普遍持有的“语言任意性”观点,即词语与其所指代事物之间不存在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声音特征与物体形状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普遍的人类感知联系,这种联系在语言的早期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具有更直观关联性的词汇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

尽管在罗马尼亚语、土耳其语和普通话使用者中观察到了一些反例,但总体趋势支持了声音与形状之间的普遍关联。研究者认为,这种跨语言的共识可能反映了早期人类在创造和使用词汇时,倾向于选择能够唤起事物特征的声音,从而促进了语言的早期发展和普及。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