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降温数据重塑气候敏感性认知,低估变暖风险警示加剧

一项由亚利桑那大学古气候学家Jessica Tierney领导的研究,通过分析约2万年前末次冰期海洋沉积物中的浮游生物化石,重建了当时的全球气候状况。研究发现,与以往认知相比,末次冰期全球平均温度显著偏低,估计低约11华氏度,部分地区温差更大,例如北美西部地区温差可达20华氏度。
该研究将古气候数据与气候模型相结合,采用“回溯预测”的方法,即利用已知数据验证模型在过去情景下的准确性。此举旨在为理解“气候敏感性”这一关键指标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气候敏感性衡量的是在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时,地球温度的响应程度。
通过对比冰期与工业化前时期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以及此次测定的温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气候敏感性的模型预测(即温室气体升高导致变暖幅度较小)的可能性较低。这意味着,当前和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引发比先前低估值更为严峻的全球变暖后果。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