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模仿蜂鸣声以规避捕食者,开创哺乳动物与昆虫声学拟态先河

一项发表于《Current Biology》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首例发生在哺乳动物与昆虫之间的声学拟态现象。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耳蝠在被捕获或处理时会发出类似黄蜂或大黄蜂的嗡嗡声。
研究团队首先对比了四种有刺节肢动物(如蜜蜂、黄蜂)与大耳蝠发出的声音,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两者声音具有高度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声音频率被过滤至猫头鹰的听觉范围时,蝙蝠发出的声音与蜂类嗡嗡声的相似度更高。
实验结果显示,猫头鹰在听到蜂类或蝙蝠发出的嗡嗡声时,会表现出后退行为,显示出对潜在危险的规避。为排除猫头鹰对声音本身的普遍厌恶,研究团队进行了对照实验,播放了非嗡嗡声的蝙蝠叫声,结果猫头鹰转而表现出好奇和探究的反应,表明嗡嗡声是关键的威慑信号。
研究还发现,年幼时经历过被蜂类蜇伤的成年猫头鹰,对蝙蝠的嗡嗡声反应更为强烈,这表明经验在声学拟态的有效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项研究不仅是哺乳动物与昆虫声学拟态的首次发现,也为理解动物间的防御策略提供了新视角。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