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回声定位的社交隐藏:觅食与群体协调的双重奏

近期一项发表于《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揭示了绒毛尾蝠(Molossus molossus)在夜间觅食时,其发出的回声定位叫声可能兼具搜寻猎物与识别同伴的双重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与以往认为的仅用于搜寻的“搜寻阶段”叫声不同,这些叫声实则编码了个体身份信息。通过实验,研究者证实了其他蝙蝠能够根据这些叫声辨别出发出叫声的个体,表明此类叫声并非全然不含社交信息。
这一发现颠覆了对蝙蝠通信的传统认知。此前普遍认为,蝙蝠主要通过高频叫声进行回声定位以捕捉昆虫,而用于社交的信息传递则需要额外的声学资源。然而,绒毛尾蝠似乎已进化出一种高效策略,将个体识别信息融入了搜寻阶段的回声定位叫声中。
此项研究为理解蝙蝠社会性沟通的演化提供了新视角,暗示了群体关系在提升蝙蝠觅食效率方面可能扮演着比预期更重要的角色。这种“一语多用”的声学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它们在复杂环境中协同觅食的能力。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