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北极恐龙繁衍证据揭示其为全年候居民,或具备御寒能力

北极恐龙繁衍证据揭示其为全年候居民,或具备御寒能力

近期,古生物学家在阿拉斯加北部发现了白垩纪时期恐龙幼崽的骨骼和牙齿化石,这一发现极具意义。研究团队通过艰苦的实地考察,从普拉德霍湾出发,历经陆路、飞机、直升机及船只的接驳,最终在河流沿岸的风化层中采集了大量沉积物。

对这些沉积物进行精细筛选和显微镜检查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微小的骨骼和牙齿碎片。这些碎片尺寸极小,远超成年恐龙的体型,且缺乏发育成熟的特征,明确指向了恐龙的幼崽。目前已确认的恐龙家族包括鸭嘴龙、角龙类、霸王龙以及小型恐龙如 thescelosaurs 等,涵盖了七个不同的恐龙科。

幼崽化石的存在强烈暗示了恐龙在北极的常年定居性。考虑到恐龙的繁殖周期,若在春季产卵,孵化期长达五到六个月,那么幼崽的出生时间将集中在夏末。这意味着它们几乎没有时间在冬季来临前迁徙至南方,从而证实了它们是北极的常年居民。

为适应北极严酷的冬季,一些小型恐龙可能采取了穴居冬眠的方式。而部分大型恐龙,包括幼年霸王龙及其近亲,可能进化出了羽毛来抵御严寒。研究还推测,这些北极恐龙很可能是恒温动物,因为在同一地层中发现的仅有同为恒温动物的鸟类和哺乳类,而缺乏冷血爬行动物。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