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澳大利亚现代奴役法面临严峻挑战,恐成“强迫劳动商品倾销地”

澳大利亚现代奴役法面临严峻挑战,恐成“强迫劳动商品倾销地”

澳大利亚首位反奴役事务专员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严厉批评了该国在打击现代奴役方面的法律框架,认为其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属最弱之列。他警告称,澳大利亚可能因此成为“强迫劳动商品的倾销地”。埃文斯指出,澳大利亚的《现代奴役法》仅要求年营业额超过1亿澳元的公司提交报告,但并未强制要求企业解决供应链中的风险,且对不报告或报告不达标的企业均无处罚措施。这种“轻触式”立法导致部分企业敷衍了事,仅提交象征性的反奴役声明。

埃文斯进一步强调,与美国、加拿大及即将实施相关法规的欧盟相比,澳大利亚在禁止含有强迫劳动成分的商品进口方面存在明显滞后。这使得那些在其他市场被禁售的商品,可能转向澳大利亚倾销。此外,他指出澳大利亚在识别和起诉国内发生的奴役案件方面效率低下,这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而是暴露了识别和司法程序的不足。数据显示,2023年仅有352人因涉嫌人口贩运等罪名与司法系统发生正式接触,其中仅5人被起诉,零人被定罪。

联合国关于当代形式奴役问题的特别报告员也指出,移民和弱势少数群体在澳大利亚容易遭受剥削。埃文斯呼吁将法律框架从单纯的报告要求转向“尽职调查”模式,强制企业主动预防其供应链和商业实践中的现代奴役行为,并引入相应的处罚机制。尽管政府已承诺采纳多项改革建议,但许多措施尚未落地,法律的实质性改革仍需时日。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