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高原蜂鸟进化出极端体温调节机制以应对严酷环境

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蜂鸟为应对严酷环境,进化出了一项关键的能量节约机制。研究发现,这些小型鸟类在夜间会进入一种名为“torpor”的状态,其体温能从白天的约37.8摄氏度骤降至夜间的约3.3摄氏度。这种极端的体温下降,使其生理活动几乎停止,外观上如同“死亡”一般,但却是为了在能量消耗极大的高海拔环境中有效保存能量。
这项由Andrew McKechnie及其同事进行的研究,监测了六种安第斯蜂鸟的体温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受测物种均能进入不同程度的torpor状态。虽然这种状态的低温水平与某些冬眠哺乳动物相似,但它并非长期的冬眠,而是更短时间内的深度休眠。此前,只有极少数鸟类被观察到有类似冬眠的迹象。
这项发现揭示了高原蜂鸟为适应高海拔稀薄空气、低温以及高能量需求的挑战所演化出的复杂生理策略。除了更高效的氧气输送能力和更倾向于站立进食以减少悬停耗能外,极端的夜间体温降低是其生存的重要保障。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Biology Letters》期刊上。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