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伪造:以名人声音为诱饵,煽动情绪驱动内容牟利的新范式
AI生成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侵蚀公众认知,利用名人声音和虚构场景,通过制造道德义愤来驱动病毒式传播和潜在收益。
AI技术被用于模仿名人声音,并制作虚假视频,即便明确标注为AI生成,若内容在观众心中具有“合理性”,仍能有效误导。这种内容通过引发观众的愤怒情绪,而非悲伤或伤害,来最大化传播效果。YouTube等平台的被动消费模式,使得粗糙的AI内容也能融入信息流,降低了辨别门槛。
尽管部分创作者声称其为“虚构故事访谈”,但内容农场利用AI生成重复性、争议性内容以牟利的动机更为明显。此类行为尤其针对弱势群体,通过模仿名人、利用敏感话题(如儿童角色不当处境、名人审判等)来最大化用户参与度和广告收入,显示出明确的经济驱动力。
‘Cheapfake’ AI Celeb Videos Are Rage-Baiting People on YouTube
WIRED found over 100 YouTube channels using AI to create lazy fan-fiction-style videos. Despite being obviously fake, there’s a psychological reason people are falling for them.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