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阿拉斯加刺鱼50年内完成淡水适应:基因“休眠”机制加速进化

阿拉斯加刺鱼50年内完成淡水适应:基因“休眠”机制加速进化

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引发的地貌剧变,创造了新的淡水栖息地,为三刺鱼提供了一个快速进化的天然实验场。研究发现,这些原本生活在海水中的鱼类,在短短50年内(约几十代繁衍)便在体型、体色、眼部大小、棘刺长度及骨骼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展现出典型的淡水鱼特征。

分子生物学家Susie Bassham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海水版的刺鱼能够快速适应淡水环境,是因为其基因组中预存了“休眠”的淡水性状。这些性状在数次入侵淡水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不断回流至海洋种群,使得海洋种群得以维持一个庞大的、可随时激活以适应淡水环境的基因库。

这种基因组的“预适应”能力,使得三刺鱼能够以数代人的速度完成进化,而非传统认为的数千年。这一发现为理解物种如何应对突发的环境挑战(如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尤其是在非所有物种都具备足够基因多样性以应对环境剧变的情况下。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