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新进展:便利性与局限并存

近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诊断领域涌现出基于血液的检测技术,旨在简化诊断流程。这些新方法能够检测血液中的淀粉样蛋白片段,这些蛋白被认为是AD的生理标志物之一。例如,Precivity AD和Quest Diagnostics推出的AD Detect等测试,在检测脑部淀粉样蛋白方面表现出高达93%的准确率,远优于需要进行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或昂贵PET脑部扫描的传统“金标准”方法。
然而,这些血液检测的临床应用仍面临挑战。研究表明,相当比例的无认知障碍的健康人群,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也可能检测出淀粉样蛋白阳性。这表明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与AD的发生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因素或个体差异。此外,目前获批的旨在清除淀粉样蛋白的药物(如Aduhelm和Leqembi)虽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减缓认知衰退的潜力,但其疗效有限,且存在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的风险。
鉴于检测结果的局限性和现有治疗方案的不确定性,专家建议,除非存在明显的认知衰退迹象及其他高危因素,否则不宜轻易进行此类血液检测。即使检测结果呈阳性,也需结合详细的临床评估和神经认知测试来综合判断。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当前的治疗手段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需在充分了解风险与收益后,审慎做出治疗决策。未来随着药物疗效的提升和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早期血液检测的价值或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网友讨论